您现在的位置是:徐州新闻网 > 军事 >
易损件好修还能精修
军事 人已围观
简介近日,陆军某旅无人机专修室内,装备维修员将一组有裂纹的旋翼支架放在维修平台上进行维修。经过革新技术修复的旋翼重新装回机身,无人机再次呼啸升空。“过去,无人机遇到这……...
近日,陆军某旅无人机专修室内,装备维修员将一组有裂纹的旋翼支架放在维修平台上进行维修。经过革新技术修复的旋翼重新装回机身,无人机再次呼啸升空。
“过去,无人机遇到这种程度的损伤只能报废,现在有了高科技加持,我们就能让其‘起死回生’。”这名维修员告诉笔者。
今年以来,该旅机关调研经费使用情况时发现,随着模拟化训练逐步推开,无人机部件损坏率随之提高。面对旋翼断裂、支架变形等常见问题,传统的“换件维修”模式不仅周期长,而且单个部件采购成本较高。“每次看着受损的无人机,既心疼装备损耗,更担心训练连续性难以保证。”该旅一名无人机操作教练员道出新装备保障的痛点。
“表面看是经费损耗,深层次暴露的是保障能力短板。”面对难题,该旅党委瞄准“推进装备维修降本增效”的措施引入革新技术,在无人机专修室开辟自主维修阵地,既拧紧了资源消耗的“阀门”,也打开了战斗力提升的“闸门”。越来越多的维修骨干在破解技术难题中练就了“即时精修”的硬功。
“降本增效的关键在于激活技术赋能。”该旅装备管理科科长向笔者介绍,维保小组不仅实现大部分易损件的自主再造,更尝试优化结构,使维修后的部件更能抵抗冲击,让无人机的全寿命周期得以延长。
“装备的自主维修能力是训练的保障力,也是战斗力的倍增器。”该旅无人机专修室负责人告诉笔者,节省下来的维修经费被用于购买先进的性能模块。
“旅里‘花小钱办大事’的创新之路证明,勤俭建军不仅是简单的节衣缩食,更要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保障效能倍增。”该旅领导表示,下一步他们将把无人机部件维修经验推广至全装备领域,让“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”的方式向战场保障最前沿延伸。(盛呈祥、章志扬)
上一篇:红线不可逾越 “台独”自取灭亡
相关文章
随机图文
“穿云掠海”显神威
近日,海军航空大学某团开展海上低空编队训练,全方位提升部队海空协同作战能力。此次训练,飞行员首先要操纵战机低空掠海飞行,...……一场“迟到”半个多世纪的祭扫
王太平父女擦拭杜治贤墓碑。顾建春摄3月27日,江苏扬州,烟雨蒙蒙。这天清晨,74岁的四川老兵王太平在女儿王艳搀扶下,缓步...……木棉花开 致敬英雄
南部战区陆军某旅“英雄连”战士在荣誉室内摆放木棉花。官兵在烈士陵园献花。丰碑下的敬礼。阳孟君摄4月,气清景明,万物生长。...……军营观察丨军士选晋立起鲜明导向
空军某部组织开展训练。徐世龙摄全方位量化——为每一分努力开出即时“证明”3000米跑打破全连纪录、值班工作获得上级表扬…...……作战力量灵活编组“攥指成拳”
战机在跑道滑行,接续起飞。张为栅摄地面,地导、雷达携手组网,捕捉跟踪目标,实时回传数据;空中,多型战机混合编组,预警机同...……____----- 网科新闻- 金昌新闻- 鸿雁新闻- 新乡新闻- 自腾新闻- 新联新闻- 新锐新闻